ICS 65.020.01 B 1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8105—2011 榆蛎轿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Lepidosaphes ulmi(L.) 2011-12-30发布 2012-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8105—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出人境检验检 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国明、牛春敬、李惠萍、廖芳、罗加凤、刘跃庭、崔铁军、王金成。 GB/T28105—2011 榆蛎蚜检疫鉴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榆蛎[Lepidosaphesulmi(L.)的检疫鉴定方法,并给出了玻片标本制作方法、阐 明了与近似种的区别。 本标准适用于榆蛎的检疫鉴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介壳 scalecovers 盾的保护构造,覆盖于虫体背面,由臀板上腺体分泌物、肛门胶质排泄物与若虫的蜕皮粘合而成。 2. 2 盘腺 泉diskpores 孔腺diskpores 2.3 管腺 tubularpores 柱状腺tubularpores 管腺又称柱状腺,为虫泌蜡腺的一种类型,管身呈圆柱形,两边近乎平行,管口有时有一圈或两圈 硬化环。 2. 4 背管腺 dorsal ducts 大管腺 macroducts 分布于虫体背面较大的管腺,称为背管腺或大管腺,常成群、成列、成带或杂乱分布于臀板背面。 2.5 腹管腺 ventralducts 小管腺microducts 分布于虫体腹面的管腺较小,称为腹管腺或小管腺。 2.6 臀板 pygidium 腹部末后数节愈合骨化而成的板状体,与盾蜡被物的形成有关 2.7 臀叶pygidial lobe 臀板边缘骨化的扁平瓣状附属突起,成对出现,对称分布于臀板边缘两侧。位于臀板中央的称为第 一对臀叶,也叫中臀叶;位于中臀叶两侧的一对称第二对臀叶,随后称第三对臀叶和第四对臀叶。 2.8 臀栉(臀棘)fringes 臀板边缘的未骨化的薄片状附属突起,呈各种形状,多数分枝成梳状,有时臀前节上也有。 1 GB/T 28105—2011 2. 9 距 spur 身体侧缘的粗而尖的骨化突起。 2. 10 硬化棒(厚皮棒)paraphyses 臀板腹面由边缘向前延伸的长囊形的体壁加厚部分。 2. 11 背圆疤dorsalboss 腹节背侧面小而圆形的骨化点,常为圆形,有时为两个部分连接的圆环。 3榆蛎基本信息 中文名:榆蛎。 学名:Lepidosaphes ulmi(Linnaeus 1758) 异名:Coccus ulmi L.1758;Diaspis linearis Costa 1835;Aspidiotus galciformis Baerensprung 1849;Mytilaspis juglandis,Sign.1870;Lepidosaphes juglandis,Fernald 1903 分类地位:同翅目Homoptera,盾科Diaspididae,蛎盾亚科Lepidosaphinae,蛎盾属Lepido saphes Shimer。 榆蛎蚜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 4方法原理 根据虫的形态学特征,现场采集到的虫需要制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根据其形态特征进 行判定。 5仪器和试剂 5.1仪器 体视显微镜、显微镜、小镊子、昆虫针、小毛笔、解剖针(刀)、接种环、小烧杯、比色皿、1.5mL离心 管、酒精灯、滤纸、吸水纸、标签、载玻片、盖玻片等。 5.2试剂 氢氧化钾、蒸馏水、乙醇、酸性品红、冰醋酸、树脂、丁香油、甘油。 6现场检测 6 按虫空间分布规律,对苗木、枝干仔细检查,特别是注意二年生枝条,来自疫区的货物更应该仔细 检查。一旦发现带有介壳的虫,将虫连同枝干装入样品袋中,做好现场记录,送实验室进行鉴定。 7标本固定与制作 7.1标本固定 挑取虫置入70%乙醇中杀死固定2h,以备制作玻片标本。如需长期保存,则在70%乙醇中加人 2 GB/T28105—2011 少量甘油(70%乙醇:甘油体积比为50:1)作为保存液。 7.2玻片标本制作方法 盾玻片标本制作方法很多,附录B为一种常见盾玻片标本制作方法。 8鉴定特征 8.1蛎盾属的鉴定特征 8.1.1雌介壳 雌介壳,长,前狭后阔,略呈逗点形,通常灰色到紫色。蜕皮部分重叠,位于介壳的前端 8.1.2雄介壳 雄介壳,如有,其形状和颜色同雌介壳,蜕皮位于前端。 8.1.3雌成虫显微特征 8.1.3.1体形 雌成虫,体长,纺锤形。腹节侧缘常呈瓣状突出。体壁除臀板骨化外,其余部分膜质,少数种类臀前 节局部骨化。有些种类头在口器前方有很多小形圆锥状颗粒。有些种类在眼的位置有骨化的距或突 起。多数种类腹部有3对侧瘤,上面生有骨化的距。有的种类腹节两侧有骨化的“背圆疤”。胸腹各节 侧面常有不同大小的管腺、腺瘤及腺刺等分布。 8.1.3.2触角 触角毛数目多变化,通常2根或更多。 8.1.3.3气门 前气门附近有盘状腺孔,后气门无盘状腺孔。 8.1.3.4臀板 臀板骨化,有2对发达的臀叶:中臀叶大,明显突出,对称,互相分离,基部决不轭连;第二臀叶分为 两瓣。第三臀叶与第四臀叶消失或呈低的锯齿状突起。硬化棒有或没有,如有,很细,连于臀叶的基角。 腺刺发达,常2个为一组,分布于每2臀叶之间(也分布到臀前腹节2节~3节的侧缘)。 8.1.3.5管腺 背管腺一般短小,数目很多,常按节分布,排成明显的行列,并分为亚缘组和亚中组。 8.1.3.6缘腺 缘腺大,斜口式,管口纵椭圆形,并有硬化环,通常每侧6个:第七腹节、第八腹节(中臀叶与第二臀 叶间)1个,第六腹节、第七腹节间2个,第五节上2个,1个在臀板侧面,中臀叶间没有,也有多至每侧 7个或8个的。 8.1.3.7肛门与阴门 肛门开口近臀板的基部。围阴腺孔5组。 3
GB-T 28105-2011 榆蛎蚧检疫鉴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1 17:30:3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