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首页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首页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批量下载
ICS 59. 100.20 Q 5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9189—2012 碳纳米管氧化温度及灰分的 热重分析法 Thermo 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for determination of oxidation temperature and ash content of carbon nanotubes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9189—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静波、江潮、陈景然、饶光辉。 22 1 GB/T29189—2012 碳纳米管氧化温度及灰分的 热重分析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气气氛下测量碳纳米管氧化温度及灰分的热重分析法的原理、使用仪器、试样准 备、测量步骤、数据处理和测试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碳纳米管空气氧化特性及碳纳米管灰分含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425—2008热分析术语 GB/T19619纳米材料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9619和GB/T6425一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碳纳米管氧化温度 oxidationtemperatureof carbonnanotubes T. 碳纳米管在空气气氛下质量损失速率为最大值dm/dTImx时所对应的温度。 3.2 灰分含量 ashrelativecontent Rres 碳纳米管充分氧化后热分析仪埚中残余物质的质量与碳纳米管初始质量的比。 4原理 碳纳米管热重分析是指碳纳米管试样在空气气氛中,随温度变化其物理和(或)化学变化引起试样 质量的变化,用热分析仪记录试样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即热重(TGA)曲线。求质量对温度的微分得到 质量变化速率(Idm/dTI)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即微分热重(DTG)曲线。试样在空气气氛下质量损失速 率最大值[Idm/dT|max]所对应的温度定义为所测试样的氧化温度,碳纳米管充分氧化后所剩残余物的 质量与碳纳米管初始质量的比定义为碳纳米管的灰分含量。 5仪器 5.1热重分析仪:推荐使用卧式热重(TGA)热分析仪。卧式热重分析仪可避免竖式分析仪中的烟窗 效应。要求天平灵敏度优于1μg,测温范围高于1000℃,DTA灵敏度优于0.01℃,量热精度土2%, 1 GB/T29189—2012 可实现气氛控制。 5.2精密分析天平,分辨力0.01mg。 5.3恒温干燥箱,可实现105℃土2℃程控恒温。 5.5干燥器。 6试样准备 6.1干燥处理。取碳纳米管样品,样品量满足6次独立热分析(>30mg),放人三氧化二铝(Al2O:) 埚,与热分析仪专用三氧化二铝埚共同放入恒温干燥箱,于105℃恒温干燥处理60min,之后置于干 燥器内冷却到室温。 6.2利用精密分析天平称量干燥处理后热分析仪样品埚的质量mc。 7测量步骤SAG 7.1热重分析仪校正:校正所采用的工作条件(温度、气氛、流速)与实验条件相同。 7.1.1热重-差热分析仪重量校正:采用标准码或随机附带的经溯源标定的码进行校正。 7.1.2热重-差热分析仪基线校正:依不同机型,按仪器操作规范进行正确基线校正 7.1.3热重-差热分析仪温度校正:采用标准样品进行标定,低温段用钢标定,中温段用石英标定,高温 段用碳酸锶标定,具体标定方法见附录A。 7.2碳纳米管的氧化温度和灰分测定方法: 7.2.1打开仪器,接通干燥空气(露点:<一43℃)恒定气体流量100mL/min(依实验采用的不同型 号热分析仪,采用设备推荐流量)。 7.2.2称取3mg~5mg干燥处理的碳纳米管(mo)放入样品埚,置于样品池。 注:依碳纳米管样品不同,碳物质完全氧化的结束温度各不相同,试验终止温度应取碳物质完全氧化温度之后50℃ 的温度。 量小于10%的样品,推荐采用精密分析天平称量样品埚和反应残余物的总质量me。 注:虽然热重分析仪能够较准确地直接给出样品的质量,但由于仪器的电子天平随时间会产生电子零点漂移或一 定量的重量波动,对灰分含量小于10%样品推荐采用精密分析天平独立称量残余物质量。 7.2.5每种材料至少进行三次平行测定。每次测试结果的有效性依8.3中所列要求予以判定。 烧实验,通过称重得到灰分含量。灼烧实验具体操作规程见附录B。 8数据处理 8.1氧化温度T。以摄氏度表示,其数值取一位小数。 氧化温度T。(5℃/min)按式(1)计算: T(5℃/min)=T .(1) 因加热速率对T。影响较大,所定义的氧化温度应加注升温速率,如T。(5℃/min)。附录C中 图C.1给出典型的碳纳米管TGA曲线和DTG曲线。 2 GB/T 29189—2012 注:DTG曲线上可能出现多峰,如可挥发性物质的挥发峰和无定形碳、富勒烯(Fullerene)片或石墨颗粒等对应的氧 化峰。此时碳纳米管T。温度可根据各种碳物质的氧化稳定性对其加以判断,必要时需辅以其他检测手段。按 氧化稳定性排序,在同一碳纳米管样品中,通常无定形碳<单壁碳纳米管<富勒烯片<石墨颗粒;单壁碳纳米 管<多壁碳纳米管。 8.2 碳纳米管灰分含量R按式(2)计算: .(2 ) mo 式中: Rres—灰分含量,%; mo 碳纳米管样品的初始质量(见7.2.2); 碳纳米管样品的灰分质量,表达如式(3): mres=me-m ....(3) 式中: 量(见7.2.4); 装样品的干燥埚质量。 u 8.3取三次独立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当个别测试结果不能满足如下误差要求时,予以剔除。 每个独立测试的结果,其氧化温度T。与平均值(T。)之差不能超过5℃灰分含量之差(△R)与平 均值(R)的比(△R/R)的允许值见表1。 表1灰分含量与其相对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灰分含量的范围 AR/R的允许值 >10 % SC 10 % 10 % ~ 3 % 15 % <3 % 20 % 9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试验依据的标准编号; b) 试样的品种(包括样品的制备条件、来源)和编号; c) 所用仪器的型号; d) 测试条件,包括气、气体流量、碳纳米管初始质量、测试温度范围和升温速率; e) 测试结果,包括TGA和DTA曲线分析图,三次测试结果及其平均值; 试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f) g) 本标准未规定的操作步骤; h) 试验日期。 3
GB-T 29189-2012 碳纳米管氧化温度及灰分的热重分析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1 17:30:5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1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3102-2016 纯甲烷和高纯甲烷.pdf
GB-T 43007-2023 床垫硬度等级分布测试与评价方法.pdf
GB-Z 29830.1-2013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框架 第1部分:综述和框架.pdf
T-SDPIA 06—2022 宠物美毛产品功效评价操作规程.pdf
GB-T 42875-2023 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家具 分类.pdf
奇安信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建设桔皮书.pdf
360 2022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研究报告.pdf
NY-T 4196.1-2022 农药登记环境风险评估标准场景 第1部分:场景构建方法.pdf
飞驰云联 信创环境下的数据安全落地解决方案白皮书.pdf
DB52-T 1041-2015 贵州省红粘土和高液限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贵州省.pdf
GB-T 10595-2017 带式输送机.pdf
GB-T 43758.1-2024 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环境技术 条件 第1部分 公共道路.pdf
NB-T 10204-2019 分布式光伏发电低压并网接口装置技术要求.pdf
JR-T0156-2017 移动终端支付可信环境技术规范.pdf
GB-T 14344-2022 化学纤维 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pdf
NB-T 10561-2021 风力发电机叶片检修规范.pdf
法律法规 青海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2004-05-29.pdf
GB-T 37606-2019 钛-钢复合管.pdf
GB 4094-2016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pdf
GB-T 32918.3-2016 信息安全技术 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 第3部分:密钥交换协议.pdf
1
/
3
9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1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点击进入官方售后微信群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