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38 襄 DB4206 阳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206/T 22—2019 襄阳市有机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organic Gastrodia elata in Xiangyang 2019 - 10 - 21 发布 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1 - 20 实施 发 布 DB4206/T 22—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种植区选择与规划 .................................................................. 1 4 蜜环菌菌材的培养 .................................................................. 2 5 种植要求 .......................................................................... 3 6 田间管理 .......................................................................... 3 7 采收 .............................................................................. 3 8 新鲜天麻感观质量及分级要求 ........................................................ 4 9 干制 .............................................................................. 4 10 包装、运输、贮存 ................................................................. 5 11 质量追溯体系 ..................................................................... 5 I DB4206/T 22—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襄阳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南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漳县神龙顶天麻种植专业合作 社、南漳县襄姑娘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襄阳市信息与标准化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永强、金少勇、王小莉、卢阳、刘勇、李有国、张荣。 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襄阳市农业农村局,联系电话:0710-3018309;本标准在执行过 程 中 如 有 修 改 意 见 和 建 议 请 反 馈 至 襄 阳 市 农 业 科 学 院 , 联 系 电 话 : 0710-3085001 , 邮 箱 : nkyky701@163.com。 II DB4206/T 22—2019 襄阳市有机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天麻的种植区选择与规划、蜜环菌菌材的培养、种植要求、田间管理、采收、新 鲜天麻感观质量及分级要求、干制、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追溯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襄阳市有机天麻的露地林下(棚下)种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201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3 种植区选择与规划 3.1 生产环境 远离城镇、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种植区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 GB 5084 的规定;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 3095-2012 中二级标准的规定。 3.2 海拔高度 天麻种植海拔高度分为: ——1300 m~2000 m 区域:选阳山种植; ——1000 m~1300 m 区域:阳山、阴山均可种植; ——600 m~1000 m 区域:选阴山种植。 3.3 种植区地形选择 种植地块要通风排水,过水地不能用。种植地应有45°以下坡度便于排水。要求交通方便,避开野 兽出没地方。 3.4 土壤的选择 应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酸性至中性,pH值5~7之间,忌土壤肥沃, 生荒地最好。 3.5 排灌 1 DB4206/T 22—2019 栽培地应有固定水源(必要时建固定水池)及灌溉设施,预防旱灾。有机地块与常规地块的排灌系 统应有隔离措施,以保证常规农田的水不会渗透或漫入有机地块。 3.6 种植区的轮作种植 有机天麻种植一个周期后应轮作其他作物,三年内不得种植天麻。 4 蜜环菌菌材的培养 4.1 菌材质量 4.1.1 菌材上均匀分布蜜环菌索,无杂菌感染。 4.1.2 菌索生长粗壮,旺盛,有弹性,菌索尖端呈黄白色生长点,无黑色空软的老化菌。 4.1.3 菌床和菌材上无害虫寄生。 4.2 适宜树种 壳斗科、桦木科、大风子科、蔷薇科、豆科等不含芳香油脂的树种均可栽种天麻,其中以栎树、白 桦、山桐子、樱桃树、合欢、化香树等树种为宜。 4.3 伐树时间及菌材培养时间 4.3.1 立冬至惊蛰砍树,断筒后种植培养菌材。 4.3.2 7 月~9 月可边砍边种植培养菌材。 4.4 菌材长度 4.4.1 直径 5 cm~10 cm 的木材断筒长度 30 cm。 4.4.2 直径 3 cm 以下的细枝斜砍成 3 cm~7 cm 长的枝条。 4.5 用材量 每平方米用木材约60 kg。 4.6 菌种用量 每平方米使用5袋~7袋,规格为15 cm×30 cm塑料袋装枝条、棉籽壳、黄豆、密环菌菌种。 4.7 培菌方式 4.7.1 4.7.2 道。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菌材培养三层或采用以层固定苗床,菌材间隔 10 cm~20 cm。 顺着排水方向做哇,深 15 cm~20 cm,宽 1 m~1.2 m,长度不限。种植区两边各留 1.2 m 作业 每代菌种用刀平均切成 4 圆块,每圆块掰成 4 小块。 哇底简单平整后其上平摆一层木材,木材截面交接处夹放掰好的菌种块。 将作业道的土打碎填满木材之间的缝隙。 第二层与第一层错开 15 cm 排列。第三层与第二层错开 15 cm 排列。 用作业道的土在菌材四周先做边 10 cm,然后顶上盖土厚度为 10 cm,形成龟背型。 菌材在自然条件下生长,不需控温,注意保湿。 2 DB4206/T 22—2019 5 种植要求 5.1 种麻选择 选用按有机方法种植的有性天麻种或杂交天麻种的原种,无性天麻种的一、二级、三级良种。 5.2 栽培季节 气温在0 ℃~15 ℃均可栽培: ——秋冬栽培:10 月下旬~11 月下旬; ——初春栽培:2 月~3 月。 5.3 栽种方法 5.3.1 天麻种植均以种植一层为宜。 5.3.2 顺着排水方向做宽 1 m 长度不限的种植区。种植区两边各留 1.2 m 作业道。 5.3.3 种植区简单平整后其上面平摆一层培养好的菌材,菌材之间前后左右不留空隙。 5.3.4 将作业道的土打碎填满菌材之间的缝隙。 5.3.5 在菌材上面按长宽间隔 7 cm 左右平摆麻种。每平方米用种量:零代种 0.6 kg,一代、二代种 1.1 kg。 5.3.6 在麻种上面和麻种之间空隙每平方米撒上 6 kg~8 kg 阔叶新鲜枝条。 5.3.7 在菌枝和阔叶枝条上面再盖一层厚 8 cm 阔叶树落叶。 5.3.8 用作业道的土在菌材四周先做边,然后顶上盖土厚度为 10 cm,形成龟背型。 5.3.9 在土上面盖 5 cm 厚落叶并在树叶上盖一层薄土,同时起好排水沟。 6 田间管理 6.1 温度调控 冬季和初春要用覆盖物保温,种植区10 cm以下土层温度维持在0 ℃~5 ℃,7、8、9三个月在作业 道种植高杆作物调节温度,将温度控制在26 ℃以下。 6.2 水分管理 当年12月~次年3月控湿防冻,土壤含水量30%,见墒即可。4月~6月增水促长,土壤含水量60%~ 70%,手握成团,落地能散。7月~8月降湿降温,土壤含水量60%左右。9月~10月控水抑菌,土壤含水 量50%左右,手握稍成团,再轻捏能散。11月,土壤含水量30%左右,干爽松散。 6.3 清沟除草 6月~8月应及时清理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8月下旬要清除种植区杂草。 6.4 病虫害防治 采用糖醋液、黑光灯或者普通白炽灯诱杀等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防治蝼蛄、金龟子等害虫。。 7 采收 7.1 采收时间 3 DB4206/T 22—2019 海拔1200 m以下的地方于立冬前后采挖,海拔1200 m以上的地方在霜降前后采挖,采挖时间应在天 晴土爽之时,忌雨天或雨天过后的1 d~2 d内采挖。 7.2 采收准备 采挖时需准备两类筐、箱,一类专装种麻,一类专装商品麻。采挖时使用的工具、筐、箱等,用石 灰水清洗干净。 7.3 采后清理 及时清理菌材,发现感染杂菌的菌材及时集中深埋,可再利用的菌材回收利用,腐烂过度的菌材或 风干作柴烧或埋入土中。 8 新鲜天麻感观质量及分级要求 新鲜天麻感观指标及分级见表1。 表1 新鲜天麻感观指标及分级 指标分级 项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200 g/个 150 g/个~200 g/个 100 g/个~150 g/个 形态粗壮、不弯曲、椭圆形或长 长椭圆形、部分麻体、形态弯 椭圆 曲 病虫斑痕 无病虫 无病虫 允许有少量病虫 破皮伤痕 无破皮伤痕 无破皮伤痕 允许有部分破皮伤痕 色泽 黄白 黄白 黄白,允许有少量褐色
DB4206-T 22-2019 襄阳市有机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襄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2:01:3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