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CCS B 43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2005—2020 豫丰黄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2020 - 10 - 23 发布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1 - 23 实施 发 布 DB41/T 2005—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场址选择 .......................................................................... 2 5 场区布局与设施 .................................................................... 2 6 饲料配制 .......................................................................... 2 7 引种与选种 ........................................................................ 3 8 饲养管理 .......................................................................... 3 9 疫病防控 .......................................................................... 5 10 资料档案 ......................................................................... 5 I DB41/T 2005—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濮阳市畜禽改良站、河南省畜牧总站、清丰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廷军、何显杰、李博、白继武、刘贤、王献伟、李尚超、许丹娜、李跃攀、 赵永静、郭威、管素英、骆双庆、李建功、李志明、吴胜军、王培增、程淑娟、王升、高现奇、徐彦军、 岳涛、刘振扬、胡荣花、冯业攀、杨永钦、李青淑、王纪民、王勇民、王彦杰、翟冬梅、马现周、冯瑞 芳、万晓鸣、张巧娥。 II DB41/T 2005—2020 豫丰黄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豫丰黄兔的术语和定义、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与设施、饲料配制、引种与选种、饲养 管理、疫病防控、资料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豫丰黄兔的饲养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5131 无公害食品 肉兔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DB41/T 1155 豫丰黄兔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农业部公告第2438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豫丰黄兔 豫丰黄兔是河南省培育的中型肉皮兼用家兔品种,2009年3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 本品种分三个品系:Ⅰ系,体型较大,后躯发育丰满,枪毛尖为黑色;Ⅱ系,体躯前后发育匀称,枪毛 尖为白色或微黄色;Ⅲ系,前期生长发育快,枪毛尖为红色,适合作母本。 3.2 仔兔 从出生到30日龄左右断奶的兔。 3.3 幼兔 从断奶到90日龄左右的兔。 1 DB41/T 2005—2020 4 场址选择 4.1 4.2 4.3 4.4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NY/T 388 规定,并通过环境评估后方可建场。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电力设施完善之处建场。 水质应符合 NY 5027 的规定。 土壤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 5 场区布局与设施 5.1 布局 场区周围有围墙,场内应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粪污处理区。场区入口处设置消毒 池。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兔舍入口处设置消毒垫。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符合卫生防疫 制度。场区内各个兔舍之间距离在5m以上。 5.2 设施 场区内应设置有兔舍、兔笼、饮水、饲喂、草料加工储存、辅助用具、疫病防治、粪污处理等设施, 各项设施应设计合理,符合兔的生物学和生理学要求,便于开展饲养和生产操作。 6 饲料配制 6.1 饲料原料 质量应符合GB/T 13078、NY/T 5030、NY 5032的要求。 6.2 饲料添加剂 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6.3 营养标准 营养成分和指标应符合各阶段豫丰黄兔营养需要。营养标准见表 1。 表1 营养标准 阶 项 段 目 消化能/(MJ/kg) 仔兔 幼兔 种母兔 种公兔 9.97~11.06 9.60~10.61 9.88~10.92 9.79~10.71 16.78~18.54 16.15~17.85 17.10~18.90 粗蛋白/% 18.2~19.80 赖氨酸/% 0.86~0.96 0.75~0.83 0.86~0.96 0.67~0.74 (蛋氨酸+胱氨酸)/% 0.62~0.68 0.66~0.68 0.62~0.68 0.52~0.58 粗纤维/% 8.55~9.45 10.19~11.27 11.40~12.60 11.59~12.81 2 DB41/T 2005—2020 表 1(续) 阶 项 段 目 仔兔 幼兔 种母兔 种公兔 钙/% 0.86~0.95 1.03~1.13 0.95~1.05 0.86~0.95 磷/% 0.50~0.70 0.50~0.70 0.50~0.70 0.50~0.70 食盐/% 0.40~0.50 0.40~0.50 0.40~0.50 0.40~0.50 注:数据来自于三个豫丰黄兔养殖场的生产实测数据。 7 引种与选种 7.1 引种 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兔场引进,种兔应来自非疫区,并有产地检疫证明。种兔引 入后最少隔离观察 30 d;经观察无病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进行饲养。 7.2 选种 7.2.1 外貌特征 应符合DB41/T 1155—2015中4.1的要求。 7.2.2 健康状况 健康无病。 7.2.3 种公兔 90日龄左右达到性成熟,210日龄体重达4 kg以上,具备本品种特性,系谱完整,雄性特征明显, 性欲旺盛。 7.2.4 种母兔 90日龄左右达到性成熟,180日龄体重达3.5 kg以上,具备本品种特性,系谱完整,乳头5对以上且 左右对称,外生殖器无炎症或异常,母性强。 7.2.5 选种时间 断奶时对预留种用的幼兔建档立卡,90 d及150 d左右分别进行一次筛选。 8 饲养管理 8.1 饲喂与饮水 日粮要相对稳定,自由采食或定时定量饲喂均可。防止饲料污染变质。饲料更换不少于一周的过度 期。自由饮水,冬季不饮冰水。 3 DB41/T 2005—2020 8.2 环境条件 8.2.1 温度 成兔舍温15 ℃~25 ℃,幼兔舍温20 ℃~25 ℃,仔兔窝温30 ℃~32 ℃。 8.2.2 湿度 兔舍空气相对湿度 60%~70%。 8.2.3 通风换气 舍内通风良好,通风量按舍内兔每公斤体重计算,夏季4 m³/h~5 m³/h,冬季0.9 m³/h~1.2 m³/h。 8.2.4 光照时间 光照充分,满足兔不同阶段生理要求。 8.2.5 光照强度 60 Lx~80 Lx。 8.2.6 兔舍噪声 仔兔低于50 dB,成年兔低于60 dB。 8.3 不同阶段的管理 8.3.1 种公兔 预留后备种公兔要及时分群,成年种公兔单笼饲养,保证足够空间,日常限制饲喂,保持中等体况, 营养相对稳定,配种期另外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8.3.2 种母兔 空怀母兔保持中等体况,配种前加强营养。到产前5 d应再适当减少喂量并放入产仔箱,产仔箱内 放入清洁垫料。哺乳母兔应根据泌乳量调整饲喂量,产后定期检查泌乳状况,断奶前5 d逐渐减少饲喂 量。 8.3.3 仔兔 8.3.3.1 哺乳 出生后应及时吃上初乳,经常检查仔兔吃乳情况,视情况实行寄养或分批哺乳;吊乳时及时送回产 箱,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8.3.3.2 补饲 18 d开始补饲,少喂勤添,每天3次~5次,保证充足饮水。 8.3.3.3 断奶 30 d左右断奶,实行“断奶不离窝”的方法,保持饲养管理条件与断奶前基本一致。 8.3.4 幼兔 4 DB41/T 2005—2020 断奶后10 d~20 d保持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按大小和强弱分笼饲养,前期每笼4只~5只,留 种兔单笼饲养。 8.3.5 育肥兔 公母分开、小群饲养,限制运动。保持舍内安静、暗光,自由采食。 8.4 配种 8.4.1 配种方式 采用人工辅助交配或人工授精。 8.4.2 公母比例 人工辅助交配1:10~1:15,人工授精1:40~1:60。 8.4.3 配种强度 种公兔每日2次,连续两天休息一天。种兔场种母兔产后30 d左右配种,商品兔场种母兔产后7 d~ 15 d配种。 8.4.4 检胎 配种10 d~12 d后摸胎检查,未孕及时复配。 8.4.5 使用年限 种公兔2.5年~3年,种母兔1
DB41-T 2005-2020 豫丰黄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2:02: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