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B40 DB 1507 呼 伦 贝 尔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507/T47—2020 奶牛半舍饲管理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Semi-confinement DairyCowFeedingManagement 2020-09-25 发布 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2020-12-25 实施 DB 1507/T 47—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呼伦贝尔市农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呼伦贝尔市畜牧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格格、包利锋、王景顺、罗保华、李疆、王玉、许忠霞、张秀坤。 I DB 1507/T 47—2020 奶牛半舍饲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半舍饲的术语和定义、饲养环境、饲料、饲养方式、饲养管理、挤奶、繁殖技术、 卫生防疫及兽药使用、灭鼠与杀虫、病、死牛及废弃物处理、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呼伦贝尔市中低产奶牛群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116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1335 牛人工授精技术规程 NY/T 1343草原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5339 无公害农产品 畜禽防疫准则 DB15/T 426 奶牛挤奶操作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NY/T 134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粗饲料 roughage 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 3.2 日粮 diet 一昼夜内一头奶牛采食的各种饲料之总和。 3.3 全混合日粮 total mixed ration 1 DB 1507/T 47—2020 根据奶牛营养需要和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科学合理设计日粮配方,将选用的粗饲料、精饲料、矿 物质、维生素和添加剂等饲料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专用的搅拌机械进行切割搅拌制成的一种混合 均匀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 3.4 划区轮牧 rotational grazing 草畜平衡前提下,有计划地将季节放牧草原分成若干个轮牧小区,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区反目采食、 轮回利用的放牧制度。 [NY/T 1343-2007,定义3.1] 3.5 半舍饲 semi confinement 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 4 饲养环境 奶牛饲养环境应符合 NY/T388 的要求。奶牛圈舍要求地面干燥、坐北向南、有良好的保暖、通风、 采光性能。 5 饲料 不应饲喂霉烂变质饲料、冰冻饲料、农药残留超标的饲料,及时清除饲料中的金属、塑料。 6 饲养方式 6.1 放牧 夏秋季采用放牧饲养方式,有条件的养殖场实行划区轮牧,划区轮牧符合 NY/T 1343 的要求。 6.2 补饲 放牧时,根据草场质量、膘情和产奶量补饲精饲料。 6.3 舍饲 冬春季舍饲,根据营养需求提供全价日粮。有条件的规模化养殖场饲喂全混合日粮。 7 饲养管理 7.1 犊牛 7.1.1 饲养 7.1.1.1 哺喂初乳 2 DB 1507/T 47—2020 犊牛欲站立时,应帮助其站立并吮哺初乳。应保证犊牛在出生后 1h 内吃到初乳,出生后 3d 内吃足 初乳。 7.1.1.2 饲喂常乳 实行“三定”原则。定时,1d饲喂三次,早、中、晚固定时间。定温,奶温在37℃~39℃。定量, 犊牛出生后8d开始饲喂常乳,一天的饲喂量为:8d~20d,由7kg逐渐降到6kg;21d~30d,由6kg逐渐减 少到5kg;31d~60d,由5kg逐渐减少到4kg,宜60d断奶。 7.1.1.3 采食训练 犊牛出生 7d~15d 后,开始训练吃犊牛料和优质干草。 7.1.1.4 放牧 夏秋季节四月龄至五月龄宜开始放牧,六月龄后全天放牧。夏秋季节以放牧为主,根据草场及膘情 状况补饲精饲料。 7.1.2 管理 7.1.2.1 出生护理 犊牛产出后立即用消毒纱布或毛巾擦净口鼻腔粘液,用消毒剪刀在距腹部6cm~8cm处剪断脐带,排 除脐带中的血液后结扎,用5%的碘酊消毒断面。母牛正常产犊,应让母牛舐食犊牛体躯上的黏液而无需 进行擦拭;若母牛不舔舐时,需人工及时擦净。然后称重、编号、登记。 7.1.2.2 犊牛运动 犊牛出生后 10 d~15 d 应放入运动场中自由运动,每天应进行 0.5 h~1 h 的驱赶运动,一月龄后 逐渐延长运动时间,增强体质。冬天及雨天,一月龄以下的犊牛不应到室外活动。 7.1.2.3 断奶 犊牛哺乳 60d 宜断奶,视生长发育情况宜适当延长。 7.1.2.4 饮水 犊牛在哺乳期应注意饮水,水中加入少量牛乳,引导犊牛饮水;10d 以内给 36℃~37℃温开水;10d 后宜自由饮用常温水,水温不应低于 15℃。 7.1.2.5 清洁 犊牛舍及设施应清洗消毒。每日应给犊牛刷拭一次,保持清洁。 7.2 育成牛 7.2.1 饲养 7.2.1.1 饲喂量 七月龄至十二月龄牛日粮以优质粗饲料为主,其饲喂量为体重的 6%~8%,占日粮总能量的 65%~75%。 十二月龄后宜增加青贮饲喂量。 3 DB 1507/T 47—2020 7.2.1.2 放牧 夏秋季以放牧为主,视生长发育情况补饲精饲料。 7.2.2 管理 7.2.2.1 基本要求 育成牛舍应向阳,与运动场相连,场内设补饲槽和饮水槽,牛自由饮水,水质符合 NY5027 要求。 7.2.2.2 育成牛运动 育成牛应在运动场及草场进行。 7.2.2.3 分群 育成牛根据月龄、体重分群饲养,一般分为两群,七月龄至十二月龄母牛为一群,十三月龄至十八 月龄母牛为一群。 7.2.2.4 日常管理 每日应刷拭牛体一次,按摩乳房 1 min~2 min。 7.2.2.5 淘汰 育成母牛发育不正常应淘汰。 7.3 青年母牛(初孕牛) 7.3.1 饲养 7.3.1.1 饲喂原则 预产前两个月至三个月,应投喂大量的优质干草,喂量控制在体重的 1%~1.5%,精饲料量应逐渐 增加,宜为 4kg~6kg,有助于适应产后母牛高精饲料日粮的饲喂方法,不应使牛体过肥。 7.3.1.2 补充营养 产前两个月至三个月,应注意对维生素 A 和钙、磷的补充。预产前两周至三周可采用低钙日粮,日 粮钙含量调节到低于饲养标准的 20%。 7.3.2 管理 7.3.2.1 牛舍 2 2 青年母牛舍应向阳,与运动场相连,牛舍面积 6m /头~8m /头为宜。 7.3.2.2 运动场 2 2 应干燥,防滑,雨水天能排水。运动场面积 18m /头~24m /头为宜。运动场内设补饲槽和饮水槽, 2 2 母牛自由饮水,冬季饮温水,夏季有凉棚,面积 3.5m /头~4m /头为宜。 7.3.2.3 青年牛运动 每天应行走 2km~3km。进出牛舍不应驱赶,应防止母牛相互挤撞,滑倒,防止机械性流产或早产。 4 DB 1507/T 47—2020 7.3.2.4 日常管理 每日青年牛上槽后按摩乳房 1min~2min。每日刷拭牛体一次,触摸牛体各部位,有助于牛习惯于 自由牵行、拴系。 7.4 成年母牛 7.4.1 饲养 7.4.1.1 干奶牛 7.4.1.1.1 干乳前期饲喂以青干草、粗饲料为主,搭配精料。 7.4.1.1.2 干乳后期,宜控制青饲料,逐渐增加精料,分娩前一周最大喂量宜达到体重的 0.5%~1.0%。 7.4.1.2 泌乳牛 7.4.1.2.1 围产期饲养 围产前期干物质采食量应占体重的1.6%以上。产后3d~5d,奶牛食欲良好、健康、粪便正常,宜根 据产奶量的增加,增加精饲料用量,0.25 kg~0.5 kg为宜。 7.4.1.2.2 泌乳盛期饲养 采用高能量高蛋白精饲料饲养,应根据产奶量和奶牛体况增加精饲料饲喂量。优质粗饲料比例不低 于饲料总量的40%。 7.4.1.2.3 泌乳中期饲养 根据产乳量变化调整精饲料饲喂量,奶牛应恢复到正常体况。 7.4.1.2.4 泌乳后期饲养 以饲喂优质粗饲料为主,补饲少量精饲料。 7.4.2 管理 7.4.2.1 干奶牛管理 7.4.2.1.1 按摩乳房 干乳后第三周开始至分娩前两周为止,每天按摩乳房 1 min~2 min。 7.4.2.1.2 刷拭牛体 每天刷拭牛体一次,保持清洁。 7.4.2.2 泌乳牛管理 7.4.2.2.1 牛舍面积 2 2 牛舍面积 8m /头~10m /头为宜。 5 DB 1507/T 47—2020 7.4.2.2.2 运动场 2 2 运动场设补饲架、饮水槽。运动场面积 24m /头~30m /头为宜。 7.4.2.2.3 分群管理 分群管理,控制膘情,防止过肥。 7.4.2.2.4 停奶 泌乳期结束时,采用快速停奶法,在 7d 内将奶停住。停奶后应注意检查,发现异常应报告兽医。 7.4.2.2.5 刷拭牛体 每天应刷拭牛体一次,保持清洁。 7.4.2.2.6 围产期管理 围产期行动不便,应停止放牧,在运动场内活动。 8 挤奶 应符合DB15/T 426的要求。 9 繁殖技术 9.1 发情配种 9.1.1 发情鉴定 9.1.1.1 询问畜主 输精员应向畜主询问受配母牛年龄、胎次、产犊、发情、健康、精神情况。 9.1.1.2 外观检查 综合母牛食欲、精神状态、阴门粘液变化及接受爬跨情况,确定是否发情。 9.1.1.3 直肠检查 通过直肠触摸子宫颈、子宫及卵巢,检查卵泡发育情况,排除生殖疾患、妊娠及妊娠后假发情。 9.1.2 配种 9.1.2.1 要求 初配年龄大于等于十六月龄,体重大于等于成年体重的 70%。 9.1.2.2 恢复期 成年母牛应在产后 60d 的恢复期后开始配种。 9.1.2.3 检查 6 DB 1507/T 47—2020 配种前进行生殖系统检查,对患病牛应治疗。 9.1.3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应符合NY/T 1335的要求。 9.2 妊娠诊断 9.2.1 诊断时间 母牛输精后进行两次妊娠诊断,第一次在配种后30d~50d,第二次在配种后三个月。 9.2.2 诊断方法 9.2.2.1 外部观察法 母牛配种后不再发情,且食欲大增、性情温和、毛色光亮、体重增加,可能怀孕。 9.2.2.2 直肠检查法 输精后40d~50d,通过直检卵巢上黄体、子宫形态和质地、子宫动脉情况综合判断。 9.2.2.3 超声诊断法 输精后30d~35d使用B超仪诊

pdf文档 DB1507-T 47-2020 奶牛半舍饲管理技术规程 呼伦贝尔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07-T 47-2020 奶牛半舍饲管理技术规程 呼伦贝尔市 第 1 页 DB1507-T 47-2020 奶牛半舍饲管理技术规程 呼伦贝尔市 第 2 页 DB1507-T 47-2020 奶牛半舍饲管理技术规程 呼伦贝尔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2:11:5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