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080.10 B 3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5201—2020 葡萄设施促早栽培技术规程 2020 - 06- 28 发布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7- 28 实施 发 布 DB13/T 5201—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饶阳县农联果蔬发展服务社、饶阳县农业农村局、饶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河 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农林科学研究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光、张铁兵、焦香君、吴倩倩、张学光、柷晶晶、王惠芝、段培姿、牛 志强、乔红梅、杨丽丽、张卫强、侯玉娜。 I DB13/T 5201—2020 葡萄设施促早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葡萄产地环境的术语和定义、基本条件、设施类型、配套生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冀中南地区葡萄设施促早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农药使用准则 NY/T 469-2001 葡萄苗木 NY/T 496-2002 肥料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87-2002 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产地环境要求 NY/T 5088-2002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设施促早栽培 是指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辅以温湿度调控,创造葡萄生长发育的适宜条件,使其比露 地栽培提早萌芽、生长、发育,提早果实成熟实现淡季供应,提高葡萄栽培效益的一种栽培方式。 3.2 解除休眠 是指利用10 ℃以下低温潮湿环境配合破眠剂使处于自然休眠状态的葡萄冬芽逆转萌发的过程称 为解除休眠。又称为打破休眠。 3.3 塑料大棚(冷棚) 用钢筋、钢管、竹木等材料作为架设一个整体结构,形成一定空间,支架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四 周无墙体,内部无环境调控的单跨或多扩结构设施称为塑料大棚。又叫冷棚。 3.4 夏季修剪 生长季节对新梢进行疏除、摘心、引绑、摘叶等管理措施统称为夏季修剪。 1 DB13/T 5201—2020 3.5 冬季修剪 休眠季节(落叶后、萌芽前)对老蔓回缩或一年生枝条的短截、疏除等管理措施统称为冬剪。 4 环境条件 按照NY/T 5087-2002的规定执行。 5 设施类型 5.1 设施栽培用的日光温室 温室建造方位以坐北朝南东西延长,偏西5°~7°为宜,温室前后间距为棚最高点的2倍,棚宽9 m~10 m,棚高3.8 m~4.5 m(地下0.5 m),棚长80 m~100 m。 5.2 设施栽培用的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方向南北向,棚宽12 m~14 m,棚高3.0 m~3.5 m,高跨比1:(3~4)适宜,拱杆间距1 m~ 1.2 m,塑料大棚长宽比大于5:1,长60 m~100 m。 6 配套生产技术 6.1 品种选择 6.1.1 设施促早栽培葡萄品种选择原则: a) 选择休眠需冷量低和生长需热量低、果实发育期短的早熟、特早熟品种; b) 选择花芽容易形成、花芽着生节位低、坐果率高且连续结果能力强的早实丰产品种; c) 选择生长势中庸的品种或利用适宜砧木,以易于调控,适于密植; d) 选择穗大松紧度适中、粒大、整齐一致、品质优良、颜色鲜艳、有香味耐贮的品种; e) 选择对直射光依赖性不强、散射光着色良好的品种; f) 选择生态适应性广,尤其对设施高温、高湿条件适应性强,并且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品种。 6.1.2 适宜设施促早栽培优良葡萄品种: 成熟期低于120 d耐弱光的早熟、极早熟优良葡萄品种。 6.2 架型树形 6.2.1 双十字 V 型架 6.2.1.1 双十字 V 型架的结构 一根立柱,两根横梁,三层共5道铁丝。立柱可用水泥杆或设施内立柱,高250 cm,粗细以长10 cm ×宽10 cm为宜;横梁,每柱2根,上根80 cm长,下根50 cm长,粗细视情况而定,以耐用为原则;铁丝 以8号至10号型。 6.2.1.2 操作方法 2 DB13/T 5201—2020 埋立柱。每隔4 m~6 m埋1根,每亩可埋60根,入土深度为60 cm,或利用大棚支架。在离表土1.0 m~1.3 m处的立柱上架设0.5 m短横梁,在第1根横梁上端距离第1根横梁0.4 m处架设长0.8 m横梁,横梁 最好从立柱中穿过。拉铁丝。在立柱距地0.7 m~1.0 m处拉第一到铁丝,立柱距地1.0 m~1.3 m处拉第2 层铁丝,在距地1.4 m~1.7 m处拉第3层铁丝,总共形成3层共5道铁丝。 6.2.2 龙干树形配合 V 形叶幕 6.2.2.1 树体结构特点 主干直立,高度0.7 m~1.0 m(第一道铁丝高度),根据设施空间确定;主蔓(龙干)水平引绑到 第一道钢丝上;结果枝组在主蔓上均匀分布,枝组间距因品种而异,可短梢修剪的品种同侧枝组间距 15 cm~20 cm,需中短梢混合修剪的品种同侧枝组间距30 cm~40 cm。 6.2.2.2 V 形叶幕 新梢与主蔓(龙干)垂直,在主蔓两侧倾斜绑缚呈V形叶幕,同侧新梢间距15 cm~20 cm、长度120 cm左右;新梢留量每亩3500条左右,每新梢20~30片叶片。设施促早栽培适宜龙干树形配合V形叶幕, 南北行向种植,株行距(1.0~2.0) m×(2.0~2.5) m。 6.3 园地改良 每亩施入充分腐熟农家肥5000 kg、生物有机肥500 kg,过磷酸钙磷肥50 kg或磷酸二胺30 kg,深翻 改良土壤。 6.4 定植技术 6.4.1 苗木选择 葡萄苗木选择按照NY/T 469-2001执行。最好采用无病毒病嫁接成品苗,也可采用一年生无病毒病 的自根苗。 6.4.2 苗木准备 6.4.2.1 在定植前对苗木进行修整,剪除机械损伤、坏死枯干或有霉菌的根系;对正常的苗木根系剪 留 10 cm~15 cm;一年生枝(地上部分)剪留 2~3 个饱满芽。 6.4.2.2 苗木修整后,用清水浸泡苗木 8 h 以上。 6.4.2.3 用喷雾器直接在苗木上喷洒 5 波美度石硫合剂。 6.4.3 定植时间 6.4.3.1 嫁接苗设施内地温达到 12 ℃以上时定植。 6.4.3.2 营养袋苗 4~5 片叶时进行定植。 6.4.4 定植方法 6.4.4.1 按照规划的株行距用白灰或其他材料标示定植点。 6.4.4.2 挖直径 20 cm~30 cm、深 30 cm 定植穴。 6.4.4.3 定植时苗木根颈与地面相平或嫁接苗嫁接口高于地面,根系水平方向展开,均匀分布,填土 至根颈处与地面平齐为宜。 6.4.4.4 在栽植后沿定植带修树盘并浇透水。 3 DB13/T 5201—2020 6.5 定植后当年管理 6.5.1 肥水管理 6.5.1.1 6.5.1.2 6.5.1.3 6.5.1.4 葡萄萌芽后冲施或滴入矿化黄腐酸钾肥料每亩 1 kg~2 kg 或海藻精 1 L,促进新根发育。 葡萄长出卷须后,以高氮水溶肥为主,一直到 8 月上旬。 8 月中旬后改为平衡水溶肥为主,每亩每次 4 kg~5 kg,10 d~15 d 一次。 9 月份以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500 倍+液体硼肥 1000 倍,7 d 一次,促花芽效果显著。 6.5.2 幼树整形管理 苗木当年定植后,及时去除砧木上的萌蘖,保留一个健壮新梢。当新梢长到30 cm左右时,及时绑 缚以利培养健壮新蔓,并及时摘除卷须。当新梢生长高度超过在第一道铁丝水平引绑,两株相交接时 进行摘心。第一道钢丝以下主干副梢留2叶绝后处理,第一道钢丝以上主蔓副梢采取4-3-2-1摘心,副 梢上二次副梢1叶绝后摘心。病虫害防治与成年树相同。 6.6 棚膜的选择、覆膜时间 6.6.1 棚膜的选择 按照设施类型选择棚膜: ——日光温室选用 0.08 mm 左右透光性好、无滴性好的 EVA 蓝色保温膜; ——塑料大棚选用 0.08 mm~0.15 mm 之间,耐老化高强度的 PE 多功能蓝色复合膜; ——二棚膜选用 0.008 mm 白色专用薄膜。 6.6.2 覆膜时间 日光温室在深秋外界平均气温连续5 b低于10 ℃时覆外膜;升温前(11月下旬)扣二膜(棚内膜), 二棚膜高度距地面2 m。 塑料大棚在当地葡萄埋土季节覆外膜(最外层膜),12月下旬(冬至)扣二膜(内膜),1月上旬 扣三膜内膜。注意棚内加设二膜、三膜间距40 cm~60 cm有利夜间保温。 6.6.3 撤内膜时间 日光温室葡萄坐果后撤二膜。塑料大棚坐果后撤三膜、疏果后撤三膜。 6.7 整形与修剪 6.7.1 整形 树形采用水平龙干型。定植当年选留一个健壮的新梢,培养为龙干(主干),长度为第一道钢丝 高度+株距。生长季新梢向两侧倾斜引绑,形成V字型叶幕,同侧新梢间距为15 cm~20 cm。 6.7.2 修剪 6.7.2.1 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在落叶后到萌芽前进行。 当年种植的葡萄冬季修剪,按龙干长度要求在成熟节粗度0.8 cm处剪留。副梢粗度在0.6 cm以上的 留2~3芽修剪,在0.4 cm~0.6 cm之间的留1芽,在0.4 cm以下的不留副捎;成龄树一般根据品种特性 采取短梢或中长梢修剪。 4 DB13/T 5201—2020 6.7.2.2 夏季修剪 抹芽定梢:抹除主蔓基部到第一道钢丝之间的芽,龙干上同侧新梢间距15 cm~20 cm。 摘心副梢处理:临近开花期要进行摘心处理。欧美杂交种花前重摘心;欧亚品种在花期或花后摘 心。花序以下副梢抹除、花序以上副梢除顶端副梢外一叶绝后处理。 6.8 促早栽培技术措施 6.8.1 解除休眠管理 6.8.1.1 日光温室在深秋外界连续 5 d 平均气温低于 10 ℃时覆膜,白天盖草苫关闭通风口,夜间盖 草拉起打开通风口。使棚内温度保持 2 ℃~9 ℃之间,当最低气温降至 2 ℃以下时夜间关闭风口,使 棚内温度保持 0 ℃以上,以尽早满足需冷量,解除休眠。 6.8.1.2 日光温室一般 12 月初葡萄满足三分之二需冷量时,揭帘升温,当气温升到 10 ℃~20 ℃之 间,夜温 5 ℃以上,空气湿度 90%以上时,使用 50%单氰胺 20~25 倍液喷施植株或涂抹葡萄芽打破休 眠,促进发芽。 6.8.1.3 塑料大棚一般在 1 月上旬,使用 50%单氰胺 20~25 倍液喷施植株或涂抹葡萄芽眼打破休眠, 促进发芽。 6.8.2 生长季节温湿度调控 6.8.2.1 催芽期 白天保持在 20 ℃~25 ℃,超过 30 ℃遮阴降温,土壤相对湿度 70%~80%,空气湿度 90%以上。
DB13-T 5201-2020 葡萄设施促早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2:15:4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