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15 吉 DB 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3199—2020 螟黄赤眼蜂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of 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 ×××× - 11 - 23 发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0 - 12 - 30 实施 发 布 DB22/T 3199—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及定义 ........................................................................ 1 4 工厂化生产流程 .................................................................... 2 5 生产前准备 ........................................................................ 2 6 工厂化生产 ........................................................................ 5 7 质量控制 .......................................................................... 6 8 记录档案 .......................................................................... 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螟黄赤眼蜂形态学鉴定方法 ....................................... 10 I DB22/T 3199—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文梅、张俊杰、阮长春、周淑香、朱兴友、毛刚。 II DB22/T 3199—2020 螟黄赤眼蜂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螟黄赤眼蜂产前准备、工厂化生产技术要求、质量控制、记录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柞蚕卵繁育螟黄赤眼蜂的工厂化生产和质量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1166-2006 生物防治用赤眼蜂 DB22/T 1025-2018 柞蚕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3 术语及定义 NY/T 1166-200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NY/T 1166-2006 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单卵蜂数 number of host eggs parasitized 每粒柞蚕卵内所寄生的螟黄赤眼蜂个体数。 3.2 寄生率 parasitism proportion 被寄生的柞蚕卵数占供检测卵数的百分比。 3.3 羽化破壳率 rate of eggs with emergency holes 指有羽化孔的中间寄主卵占总寄生卵的比例。 [NY/T 1166-2006,术语及定义 2.16 ] 3.4 遗留蜂率 proportion of unemerged parasitoids 滞留在柞蚕卵内成蜂数占总成蜂数的百分比。 3.5 畸形蜂率 deformed adults proportion 指体形异常的成蜂数(如大肚子蜂、无翅蜂等成蜂)所占总蜂数的比例。 [NY/T 1166-2006,术语及定义 2.24 ] 3.6 雌蜂百分比 female proportion 单粒寄生卵中羽化的赤眼蜂雌性成蜂数占总成蜂数的百分比。 1 DB22/T 3199—2020 3.7 D 值 D value 赤眼蜂腹中突基部至阳基侧瓣末端的距离。 3.8 诱导滞育 diapause induction 利用某种特定条件(如持续低温、短光照或全黑暗)诱导螟黄赤眼蜂稳定进入滞育状态的一个过程。 3.9 接蜂 inoculation 将蜂种接引到中间寄主卵上的生产环节。 [NY/T 1166-2006,术语及定义 2.4 ] 4 工厂化生产流程 图1 5 螟黄赤眼蜂工厂化生产流程图 生产前准备 5.1 生产计划制定 每年的 11 月份 ~ 12 月份,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并根据虫情预测预报信息和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主要内容包括: a) b) c) d) 5.2 所需厂房、设备; 蜂种、蚕茧等生产资料; 用工数量和时间; 组织生产及应急保障措施。 厂房及设备物质 5.2.1 厂房 应包括: a) 蜂种繁育室; 2 DB22/T 3199—2020 b) c) d) e) f) g) h) i) 5.2.2 暖茧车间; 剖腹取卵室; 洗卵室; 消毒室; 暗室; 发育室; 保鲜冷藏库; 物品保存库。 设备 主要包括: a) 低温生化培养箱; b) 绞卵机; c) 搅拌器; d) 脱水机; e) 烘干机; f) 柞蚕卵色选机; g) 包装机; h) 空调; i) 排风机; j) 电暖气; k) 加湿器; l) 温湿度自控仪; m) 电脑几打印机; n) 发育盘架; o) 手推运输车。 5.2.3 常用药品及材料 主要包括: a) 25 g/L ~ 30 g/L 苯扎溴铵溶液(新洁尔灭消毒液); b) 孔径尺寸 0.150 毫米的纱网; c) 孔径尺寸 2 毫米的纱网。 5.3 蜂种 5.3.1 采集 在靶标害虫产卵季节,于不同地理环境广泛采集被赤眼蜂寄生的靶标害虫卵,并按不同地理位置进 行标记,经室内培养,筛选出寄生率高、适应性强的蜂种。 5.3.2 鉴定 根据雄性赤眼蜂外生殖器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按附录 A 执行。 5.3.3 纯化 3 DB22/T 3199—2020 对采自不同靶标害虫卵内的赤眼蜂进行如下筛选纯化: a) 在试管(10 毫米×70 毫米左右大小)中投放米蛾卵(100 粒为宜),再单头引入雌蜂,用棉 球或纱布封口后置于发育室; b) 发育条件:光照 16 小时,(25±1 )℃、RH (75±5)%;黑暗 8 小时,(20 ±1) ℃、 RH (75±5)%; c) 羽化出蜂后按附录 B 逐管鉴定; d) 将确定为螟黄赤眼蜂的单管合并,继续繁殖。 5.3.4 保存 鉴定纯化的蜂种,经数代筛选繁殖,建立起一定数量的种群后保存使用: a) 将发育到幼虫中期的蜂种,置入 12 ℃、RH (75±5)% 的条件下,诱导滞育 30 天; b) 置入 (3±1) ℃、RH (75±5)% 的条件下,进行解除滞育 60 天 ~ 90 天; c) 经 10 ℃ 24 小时、15 ℃ 24 小时 过渡后,按 4.3.3 b)变温发育至出蜂。 5.4 柞蚕茧 5.4.1 备茧 应包括: a) 备茧时期:在生产前一年的 11 月 ~ 12 月份开始按预定计划备茧: b) 茧质要求: 1) 健康雌茧率 ≥ 90%; 2) 雄茧率 ≤ 7%; 3) 死伤茧率 ≤ 3%; 4) 割口茧率 ≤ 8%; 5) 发育蛹和嫩蛹 ≤ 5%; 6) 茧层率 ≤ 10%,无薄皮茧、瘪茧; 7) 茧不潮、未接触 -3 ℃ 以下低温。 c) 备茧数量:按每繁 70 万头螟黄赤眼蜂用茧 1 kg 计算。 5.4.2 蚕茧保存 保存温度 (3±1) ℃、RH (60±5)%;适当通风换气,保持空气含氧量;防鼠害防农药,避免发 热焐包,储存时间不低于 45 天。 6 工厂化生产 6.1 灭菌消毒 在生产前一周,将所有繁蜂车间及繁蜂工具,进行集中消毒。消毒方法参照 DB 22/T 1025-2018 中 8.3.3.1 执行。 6.2 蜂种复壮 根据生产计划,定期对螟黄赤眼蜂蜂种,以米蛾卵和柞蚕卵交替繁育复壮: a) 接蜂比例:米蛾卵蜂卵比 1:80,柞蚕卵蜂卵比 2:1; b) 接蜂时间: 24 小时 ~ 48 小时; 4 DB22/T 3199—2020 c) d) 6.3 发育条件:同 4.3.3 b); 复壮周期:33 天 ~ 38 天。 蜂种扩繁 以柞蚕卵为寄主,将蜂种扩繁 3 代 ~ 4 代: a) 接蜂比例:1:25 (蜂种寄生柞蚕卵:新鲜卵); b) 接蜂时间:24 小时; c) 接蜂条件:全黑暗,(25±1) ℃、RH (75±5)%; d) 发育条件:同 4.3.3 b); e) 将末一代蜂种发育至幼虫中后期置于(3±1)℃、RH (75±5)% 条件下冷藏,冷藏时间不超 过 10 天。 6.4 寄主卵 6.4.1 暖茧发蛾 暖茧室保持18 ℃ ~ 22 ℃,RH (70±5)%,20 天 ~ 25 天逐渐羽化出蛾。 6.4.2 收蛾 在柞蚕蛾羽化期内,每天下午开始将羽化的雄蛾挑检干净,次日清晨人工收雌蛾,用于当天繁蜂或 储存在 (3±1) ℃ 的冷库中备用。 6.4.3 剖腹取卵 用人工方法将柞蚕雌蛾腹部与头胸部分离,然后用特制的绞卵机将腹部破碎或人工挤出卵巢。 6.4.4 洗卵 用搅拌器将卵与蛾腹内杂物搅拌分离,漂净杂物,然后反复用清水冲洗。 6.4.5 卵面消毒 将清洗干净的新鲜卵用 0.1% 的苯扎溴铵溶液浸泡 5 分钟。 6.4.6 脱水晾卵 消毒后的新鲜卵用布袋装好,用脱水机进行初步脱水,然后用烘干机烘干,温度不超过 28 ℃。 6.4.7 清除绿卵 烘干的新鲜卵用色选机清除绿卵后,再用于接蜂,绿卵率不高于 4%。 6.5 商品代接
DB22-T 3199-2020 螟黄赤眼蜂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2:25: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