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15461.2 (22)申请日 2021.12.27 (73)专利权人 武汉润之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发展大 道176号兴城大厦B座8层5室-1 (72)发明人 吴忠良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1374 专利代理师 张佑富 (51)Int.Cl. B01D 33/41(2006.01) B01D 33/03(2006.01) B01D 33/68(2006.01) B01D 33/80(2006.01) F16F 15/06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池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 于排污的多重净 化池, 涉及净化池领域, 包括池体, 所述池体的上 部设置有第一净化腔和第二净化腔, 所述第一净 化腔与第二净化腔之间设置有隔板, 所述隔板的 中部镶嵌有第一过滤网, 所述第二净化腔的下方 设置有第三净化腔, 所述第三净化腔与第二净化 腔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所述第三净化腔的左 侧设置有排水腔, 所述排水腔与第三净化腔之间 设置有第三过滤网, 所述池体的下侧中部安装有 振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净化腔位于第二 净化腔的底部, 排水腔位于第一净化腔的底部, 合理的利用了垂直空间, 减小了池体的长度和占 地面积, 同时振动电机工作能够带动池体震动, 提高了污水过滤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6798993 U 2022.06.24 CN 216798993 U 1.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池, 包括池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体(1)的上部设置有 第一净化腔(2)和第二净化腔(3), 所述第二净化腔(3)位于第一净化腔(2)的右侧, 所述第 一净化腔(2)与第二净化腔(3)之间设置有隔板(4), 所述隔板(4)的中部镶嵌有第一过滤网 (5), 所述第二净化腔(3)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净化腔(6), 所述第三净化腔(6)与第二净化腔 (3)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网(7), 所述第三净化腔(6)的左侧设置有排水腔(8), 所述排水腔 (8)与第三净化腔(6)之间设置有第三过滤网(9), 所述池体(1)的左侧上部设置有进水管 (10), 所述进水管(10)与第一净化腔(2)相连通, 所述进水管(10)设置有金属伸缩软管, 所 述池体(1)的左侧下部设置有排水管(11), 所述排水管(11)与排水腔(8)相连通, 所述池体 (1)的下侧中部安装有振动电机(12), 所述池体(1)的下侧前后两部均等间距 安装有减震支 撑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过滤网 (9)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二过滤网(7)的网孔直径, 所述第二过滤网(7)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一 过滤网(5)的网孔 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滤网 (5)、 第二过 滤网(7)和第三过 滤网(9)均采用不锈钢丝加工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净化腔 (2)的前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管(14), 所述第一排污管(14)上安装有第一排污阀门, 所述 第二净化腔(3)的前侧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污管(15), 所述第二排污管(15)上安装有第二排 污阀门, 所述第三净化腔(6)的前侧底部安装有第三排污管(16), 所述第三排污管(16)上安 装有第三 排污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净化腔 (2)的前侧壁镶嵌有第一观察窗(17), 所述第二净化腔(3)的前侧壁镶嵌有第二观察窗 (18), 所述第三净化腔(6)的前侧壁镶嵌有第三观察窗(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支撑腿 (13)包括支撑杆(20)和支撑筒(21), 所述支撑杆(20)的上端与池体(1)的底部之间通过螺 栓连接, 所述支撑杆(20)的下端伸入支撑筒(21)内, 所述支撑杆(20)位于支撑筒(21)内的 一端固定有限位盘(22), 所述限位盘(22)与支撑筒(21)的内腔滑动连接, 所述支撑筒(21) 的内部嵌套有第一减震弹簧(23), 所述第一减震弹簧(23)的下端与 支撑筒(21)的内腔底 壁 连接, 所述第一减震弹簧(23)的上端与限位盘(2 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筒(21)的 上端外侧固定套接有 固定盘(24), 所述固定盘(24)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25), 所述 第二减震弹簧(25)套接在支撑杆(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筒(21)和 支撑杆(20)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加工制成, 所述支撑筒(2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26)。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798993 U 2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 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净化池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池。 背景技术 [0002]污水净化池主要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 并通过物理作用分离、 回收废水中不溶解 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的废水 处理法, 避免污水内部的固态杂质沉淀堵塞在长距离的管道 的内部, 并利用初步的药液对污水内部的有害物质进行沉淀及反应, 降低污水内部有害物 质的含量。 [0003]目前, 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 在水体进入生物处理前, 通常需要在流通道中进行重 力沉降, 传统的流通道通常就是一条狭长的流道,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其沉淀效果主要取决 于其总长度, 长度越长处理效果越好, 但这种过长的流通道必然会增大占地面积, 需要大面 积的土地 来集中处理污水, 不能充分利用垂直空间, 且需要外 部动力, 浪费能源。 [0004]因此, 发明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池来 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池, 通过在池体的内部设置有 第一净化腔、 第二净化腔、 第三净化腔和排水腔, 第三净化腔位于第二净化腔的底部, 排水 腔位于第一净化腔的底部, 合理的利用了垂直空间, 减小了池体的长度和占地面积, 同时振 动电机工作能够带动池体震动, 提高了 污水过滤效果, 以解决技 术中的上述 不足之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池, 包括池体, 所述池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净化腔和第二净化腔, 所述第二净化腔位于第一净 化腔的右侧, 所述第一净化腔与第二净化腔之间设置有隔板, 所述隔板的中部镶嵌有第一 过滤网, 所述第二净化腔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净化腔, 所述第三净化腔与第二净化腔之间设 置有第二过滤网, 所述第三净化腔的左侧设置有排水腔, 所述排水腔与第三净化腔之间设 置有第三过滤网, 所述池体的左侧上部 设置有进 水管, 所述进 水管与第一净化腔相连通, 所 述进水管设置有金属伸缩软管, 所述池体的左侧下部设置有排水管, 所述排水管与排水腔 相连通, 所述池体的下侧中部安装有振动电机, 所述池体的下侧前后两部均等间距安装有 减震支撑腿。 [0007]优选的, 所述第三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 所述第二过滤 网的网孔 直径小于第一过 滤网的网孔 直径。 [0008]优选的, 所述第一过 滤网、 第二过 滤网和第三过 滤网均采用不锈钢丝加工制成。 [0009]优选的, 所述第一净化腔的前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管, 所述第一排污管上安装 有第一排污阀门, 所述第二净化腔的前侧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污管, 所述第二排污管上安装 有第二排污阀门, 所述第三净化腔的前侧底部安装有第三排污管, 所述第三排污管上安装 有第三排污阀门。 [0010]优选的, 所述第一净化腔的前侧壁镶嵌有第一观察窗, 所述第二净化腔的前侧壁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798993 U 3
专利 一种用于排污的多重净化池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5:16:5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960.2 KB)
分享
友情链接
TBFIA 001—2020 移动终端安全金融盾规范.pdf
GB-T 17808-2021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pdf
中兴网络设备安全配置基线.doc
GB 35650-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基本技术规定.pdf
GB-T 3003-2017 耐火纤维及制品.pdf
GB-T 11616-2013 同步带传动 节距型号MXL、XXL、XL、L、H、XH和XXH 同步带尺寸.pdf
GB-T 12167-2006 带电作业用铝合金紧线卡线器.pdf
ISO 17115 2020 Health informatics — Representation of categorial structures of terminology.pdf
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pdf
GB-T 25712-2010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效果评定方法.pdf
GB-T 39720-2020 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技术要求及测试评价方法.pdf
GB-T 38638-2020 信息安全技术 可信计算 可信计算体系结构.pdf
专利 一种温控器在线监测用显示装置.PDF
ISO 27701-2019 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要求中文版.pdf
SN-T 1732.23-2019 烟花爆竹用烟火药剂中铅、铬、镉、汞和砷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pdf
DB52-T 1636.6-2021 机关事务云 第6部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数据 贵州省.pdf
GB-T 21063.2-200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2部分 技术要求.pdf
阿里云 专有云企业版 云平台 同城容灾用户指南 2022.pdf
GB-T 43579-2023 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智能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技术规范.pdf
T-ZJEI 008—2023 制造业企业 数字化技术改造指南.pdf
交流群
-->
1
/
3
10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960.2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