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080.20 B 31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45/T 1947—2019 黑木耳冬闲田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tandard of cultivating for Auricularia auricula in the Winter leisure field 2019 - 05 - 31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6 - 30 实施 发 布 — DB45/T 1947 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先群、宾士友、黄雪星、梁明玉、何礼健、何达崇、吴登、欧娜、沈咏、 曾维铭、李发盛、黄奕洲。 I 黑木耳冬闲田生产技术规程 — DB45/T 1947 201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木耳冬闲田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场所、原料要求、栽培季节、菌种、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采收、干制、包装贮存等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冬闲田黑木耳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T 6192 黑木耳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GB 19169 黑木耳菌种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2798.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五部分:食用菌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栽培场所 4.1 气候条件 要求温度在15 ℃~30 ℃,空气相对湿度70%~95%。 4.2 栽培环境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5010的要求、产地选择和环境管理应符合NY/T 2798.5的要求。 5 原料要求 5.1 主料 5.1.1 芒果枝屑 选择芒果树枝或修剪枝。稍晾干经粉碎(Φ≤5 mm)后备用。 1 — DB45/T 1947 2019 5.1.2 茶枝屑 选择茶园的修剪枝,新鲜茶枝应直立堆放10 d~15 d,晾干。茶枝经粉碎(Φ≤5 mm)后备用。 5.1.3 桑枝屑 选择无霉变、新鲜的桑枝条,经粉碎(Φ≤5 mm)后备用。 5.1.4 杂木屑 屑。 应符合NY/T 2798.5的规定,宜选用阔叶树的硬杂木木屑,不应使用针叶树及含芳香油的阔叶树木 5.2 辅料 有机辅料可采用麦麸、米糠、玉米粉等,应新鲜、无虫、无霉变、无异味。无机辅料常采用石膏、 碳酸钙、石灰等。 6 栽培季节 一年生产一季,7月中旬至9月制作菌棒并接种,10月中下旬下地催耳,次年3月末4月初结束出耳。 7 菌种 7.1 菌种选择 应符合 GB 19169 规定的要求。 使用具有菌种生产经营资质单位供应的菌种,可选“916”、“新科”等品质优良的品种,菌种 在使用前应经出菇试验确认。 7.1.1 7.1.2 7.2 栽培种制备 应按照NY/T 528的规定操作。 8 栽培技术 8.1 工艺流程 见图1。 培养料配制 →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管理→开孔排场→催芽→出耳管理→转潮管理 图1 工艺流程图 8.2 培养料配方 见表1~表3。 2 — DB45/T 1947 2019 表1 以杂木屑为主料的黑木耳菌棒生产配方 类别 比例 类别 比例 杂木屑 85.5% 石膏粉 1.5% 麦麸 12.0% 石灰粉 1.0% 表2 以芒果枝屑为主料的黑木耳菌棒生产配方 类别 比例 类别 比例 芒果枝屑 60% 石膏粉 1.0% 杂木屑 28% 石灰 1.0% 麦麸 10% / / 表3 以茶枝屑为主料的黑木耳菌棒生产配方 类别 比例 类别 比例 茶枝屑 60.0% 玉米粉 3.0% 杂木屑 25.0% 生石灰 1.0% 麦麸 10.0% 石膏粉 1.0% 注1:料水比为 1:0.9~1:1.2,杂木屑(或茶枝屑)直径以 0.5 cm 的筛孔粉碎成颗粒状为宜。 注2:富硒黑木耳就是在以上配方基础上,加入硒肥使栽培基质中亚硒酸盐含量达到 10 ppm~20 ppm,黑木耳干品即 可达到富硒标准,其它操作与管理相同。 8.3 拌料 按培养料配方将原材料混合拌匀,料水比为1:0.9~1:1.2,培养料含水量为55%~60%。 8.4 装袋 8.4.1 8.4.2 菌袋规格:15 cm×53 cm 常压聚乙烯袋或 17 cm×33 cm 高压聚丙烯袋。 用装袋机装袋,装袋完后检查是否有破孔,发现后立即用胶带密封。 8.5 灭菌冷却 8.5.1 常压灭菌 料棒应装在筐中,采用常压(100 ℃保持28 h~36 h)蒸汽灭菌。 8.5.2 高压灭菌 高压(126 ℃保持3 h~5 h)蒸汽灭菌。 8.5.3 出锅冷却 灭菌后当料棒温度降到60 ℃时趁热出锅,将料棒送入冷却室冷却。 3 — DB45/T 1947 2019 8.6 接种 在接种箱内接种。 将冷却至室温的料棒、菌种外包装、接种工具用气雾剂进行表面消毒 1 h;接种时手指、手 掌、手臂用 75%酒精溶液擦试;菌种瓶瓶塞用手拔出后,瓶口用棉球浸 75%酒精溶液擦拭。 8.6.3 接种前先将菌种瓶内原接种点的少量老种去除;采用侧面单向或双向打穴接种,在同一侧打 3~4 穴,穴径为 20 mm~30 mm。 8.6.4 接种后,封好菌穴,并在外面再加一个已灭菌的套袋。 8.6.1 8.6.2 8.7 发菌管理 8.7.1 发菌棚(室) 选用交通便利的场所,按40 m×8 m×3.5 m~4.2 m的规格建造,外加一层黑白膜和一层4~6针的遮 阳网,场地内辅一层彩条布。 8.7.2 培养温度 定。 将接种后的料棒放到发菌棚(室),前期菌丝萌发阶段温度应控制在24 ℃~30 ℃,保持温度相对稳 8.7.3 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 8.7.4 光照 光照强度控制在100 Lx以下。 8.7.5 通风 棚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8.8 开孔排场 8.8.1 场地整理 平整场地,开沟宽40 cm~50 cm、深8 cm~12 cm,床宽180 cm~200 cm起畦,长度以场地为宜,排 场前用石灰粉消毒地面。 8.8.2 开孔 菌丝长满菌棒7 d~10 d后开孔。开孔可用刺孔机,每袋刺孔160~180个为宜,孔深0.5 cm~1.0 cm。 8.8.3 排场 8.8.3.1 8.8.3.2 场地铺一层农用塑料薄膜,打桩拉线。 选择晴好天气,将菌棒进行交错摆放,每畦 5 排,5 d~7 d 后换面摆放。 8.9 催芽 8.9.1 温度要求 气温在15 ℃~20 ℃之间。 4 — DB45/T 1947 2019 8.9.2 湿度要求 喷 面 棒 早晚温度低时喷水,雨天不喷水,中午高温不喷水,阴天少喷水, 即 形成耳基。 10 d~12 d后, 湿地 及菌 , 6 d~7 d ,经25 d~30 d 可 连续喷水 8.10 出耳管理 8.10.1 耳基形成期 保持场地湿度、空气新鲜,加大昼夜温差,不能让菌棒划口处干燥和缺氧。 8.10.2 子实体分化期 从珊瑚状耳基到长出小耳芽时,轻喷、微喷、连续间歇微喷不超过6 d,之后停水晒袋3 d~5 d,本 着干湿交替的原则。 8.10.3 子实体生长期 子实体彻底封住开孔处后逐渐加大喷水量,每天少量多次,保持耳片边缘不干枯,采收前停1 d喷 水,采收后停止喷水2 d~4 d。 8.11 转潮管理 每 摘一次 片 棒 须换面一次 棒靠 面一头 大 多次 每潮 次 一潮 结束 停水 棒喷水 此过 约 左右 二 三潮 同 一 常 摘 中上 轻 至二潮幼 长 才向 8.11.1 采 耳 菌 必 ,菌 地 的 木耳 定要经 采 , 部 耳 出后 采,分 采收, 可采收 4~5 。 耳采收 后, 2 d~3 d,直 。 菌 , 程 10 d 8.11.2 第 、 木耳管理 8.9 和 8.10。 9 病虫害防治 参 杂菌及病虫害防治 照NY/T 2798.5。 10 采收 10.1 采收时机 当耳片背面出现白色孢子,耳根变细时采收,采时用手抓住耳片基部旋转摘下,不留残根。 11 干制 11.1 耳床制作 在发菌棚内,用木杆或竹竿搭成宽120 cm,离地面50 cm左右,长度以棚为限的床面,中间挂好筛底, 顶部纵向拉一根铁丝或木杆。 5 — DB45/T 1947 2019 11.2 晒干方法 11.2.1 晾晒 将木耳置于耳床上,耳片向上,耳根向下,呈大朵状的应将耳片撕开。 11.2.2 干品标准 产品应符合GB/T 6192的要求。 12 包装、贮存 12.1 包装材料 用厚度为0.5 mm的塑料袋,材料应符合GB 4806.7的要求。 12.2 包装方法 12.2.1 分级 商品耳应按GB/T 6192的要求处理。 12.2.2 包装 可用内衬塑料袋的大包装,规格按需求而定;小包装每袋200 g ~2 000 g,用封口机封口。 12.3 贮存 产品置于干燥处保存。 6 — DB45/T 1947 2019 参 考 文 献 水 [1] GB 5749 生活饮用 卫生标准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黑木耳冬闲田生产技术规程 DB45/T 1947―2019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pdf文档 DB45-T 1947-2019 黑木耳冬闲田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1947-2019 黑木耳冬闲田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1947-2019 黑木耳冬闲田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1947-2019 黑木耳冬闲田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7:14: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