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568943.0 (22)申请日 2021.12.21 (71)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 放军61741部队 地址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107号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 学研究院 (72)发明人 安玉柱 曲伟 王彦磊 刘昌军  谭亚男 姚远 卢奕竹 宋文龙  李帅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756 代理人 祝妍 (51)Int.Cl. G06F 30/20(2020.01) G06V 20/10(2022.01) G06V 10/764(2022.01)G06K 9/62(2022.01) G06Q 50/26(201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遥感的跨界河流水文仿真系统及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遥感的跨界河流水 文仿真系统及方法, 其系统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 用于对跨界河流的河流分布进行初步确定, 并确 定每条子河流的水文测站分布; 类型匹配模块, 用于根据水文测站分布以及对应子河流的河流 信息, 向对应子河流匹配对应的河流类型; 仿真 模块, 用于按照河流类型, 确定对应子河流的当 前仿真方式, 并按照当前仿真方式, 对对应子河 流进行水文仿真。 基于河流类型, 并采用不同的 仿真方式对子河流进行仿真, 保证仿真的针对 性, 确保仿真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3页 CN 114218804 A 2022.03.22 CN 114218804 A 1.一种基于 遥感的跨界河流水文仿真系统,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 用于对跨界河流的河流分布进行初步确定, 并确定每条子河流的水文 测站分布; 类型匹配模块, 用于根据水文测站分布以及对应子河流的河流信息, 向对应子河流匹 配对应的河流类型; 仿真模块, 用于按照所述河流类型, 确定对应子河流的当前仿真方式, 并按照所述当前 仿真方式, 对 对应子河流进行 水文仿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遥感的跨界河流水文仿真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文测 站 分布包括: 对应子河流设置的水文测站对该子河流进行全方位的覆盖、 对应子河流设置的 水文测站对该子河流进行半方位的覆盖以及对应子河流未设置水文测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遥感的跨界河流水文仿真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河流类型 包括: 河流类型一、 河流类型二以及河流类型三; 其中, 所述河流类型一与对应子河流中全方位设置的水文测站有关; 所述河流类型二与对应子河流中半方位设置的水文测站有关; 所述河流类型三与对应子河流中未设置的水文测站有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遥感的跨界河流水文仿真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真模 块, 包括: 第一仿真单元, 用于当所述河流类型为河流类型一时, 按照对应子河流中全方位设置 的水文测站测量的第一水文数据, 来对 对应子河流进行第一仿真; 第一输出 单元, 用于将第一仿真结果进行输出显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遥感的跨界河流水文仿真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真模 块, 还包括: 第一构建单元, 用于当所述河流类型为河流类型二时, 获取对应子河流设置水文测站 所获取的第一遥感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遥感数据构建对应子河流的第一分布式水文模型; 移植单元, 用于按照对应子河流中半方位设置的水文测站测量的第二水文数据, 对所 述第一分布式水文模型进 行参数的率定和验证, 并将率定与验证后的参数移 植到进行半方 位设置水文测站的子河流中未设置水文测站的河段中, 获取 无资料断面水文洪水 特征; 第二仿真单元, 用于按照对应子河流测量的第 二水文数据以及所述移植单元的获取结 果, 对对应子河流进行第二仿真; 第二输出 单元, 用于将第二仿真结果进行输出显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遥感的跨界河流水文仿真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植单 元, 还用于基于如下公式, 实现对率定与验证后的参数的移植: 权 利 要 求 书 1/4 页 2 CN 114218804 A 2其中, αA,s表示与移植单元A的子河流的流域面积有关的参数; αB,s表示与被移植单元B 的子河流的流域面积有关的参数; βA,s表示与移植单元A的子河流的河段长度有关的参数; βB,s表示与被移植单元B的子河流的河 段长度有关的参数; γA,sl表示与移植单元A的子河流 的坡度有关的参数; γB,sl表示与被移植 单元B的子河流的坡度有关的参 数; SA表示移植 单元 A的子河流对 应的流域面积; SB表示被移植 单元B的子河流对 应的流域面积; lA表示移植 单元 A的子河流对应的河段长度; lB表示被移植单元B的子河流对应的河段长度; SlA表示移植单 元A的子河流对应的坡度; SlB表示被移植单 元B的子河流对应的坡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遥感的跨界河流水文仿真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真模 块, 还包括: 第二构建单元, 用于当所述河流类型为河流类型三时, 获取未设置水文测站 的子河流 的第二感测数据, 并按照所述第二遥感数据, 构建对应子河流的第二分布式水文模型; 选取单元, 用于选取与对应子河流邻近的且具备全方位设置水文测站 的参考河流, 并 获取所述参考河流的河流 参数作为所述第二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模型参数; 第三仿真单元, 用于对所述参考河流所在子流域对应的干流河道的水文过程进行模 拟, 并结合所述第二感测数据对所述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 实现对未设置水文测站的 子河流的第三仿真; 第三输出 单元, 用于将第三仿真结果进行输出显示; 其中, 所述率定以未设置水文测站 的子河流展开, 所述验证以对应干流河道的断面流 量过程为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遥感的跨界河流水文仿真系统, 其特 征在于, 还 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所述跨界河流的初始布局, 并确定所述初始布局中存在的分 支河流, 并结合预 先规划的水文测站的设置布局, 确定每条分支河流的水文测站 布局; 保留模块, 用于按照所述水文测站布局, 分析对应分支河流的初始监测范围, 若所述初 始监测范围为全覆盖, 则将对应分支河流进行保留; 整合模块, 用于若所述初始监测范围为半覆盖, 确定对应分支河流上每个水文测站对 该分支河流的第一覆盖区域, 并将所有连通的第一覆盖区域整合成第一区域, 同时, 将剩余 单独的第一覆盖区域进行 标定; 距离分析模块, 用于按照就近原则, 确定标定的区域与第一区域的第一距离; 若最小的第一距离大于预设距离, 则基于所述第一区域, 将对应的分支河流进行第一 拆分; 若存在第一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的情况, 筛选第 一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第 一单独 区域以及筛 选第一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的第二单独区域; 特征分析模块, 用于基于综合特征分析模型, 对所述第一单独区域以及第二单独区域 的区域位置、 区域大小以及区域环境进行综合特征分析, 确定对所述第一单独区域以及第 二单独区域的区域划分特征, 同时, 结合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区域特征, 来对对应 分支河流 进行第二拆分; 分布模块, 用于按照第一拆分结果以及第二拆分结果, 得到对应分支河流的分支拆分 结果; 处理模块, 用于基于保留的分支河流以及 分支拆分结果, 对所述初始布局进行细处理,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CN 114218804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遥感的跨界河流水文仿真系统及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遥感的跨界河流水文仿真系统及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遥感的跨界河流水文仿真系统及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遥感的跨界河流水文仿真系统及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51:1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