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 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代表最高人民法院作工作报 告。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1 年 3 月 8 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四次会议上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周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20 年工作回顾 2020 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世纪疫情和 百年变局交织的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 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砥砺奋进、开拓创新,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谱写了“两大奇迹”新篇章, 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党中央 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在中央政法委 领导下,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 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工作汇 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决议,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 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 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服务大局、 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服务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最高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 39347 件,审结 35773 件,制定司法解释 28 件,发布指导性案例 17 个,加强对全国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指 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 3080.5 万件, 审结、执结 2870.5 万件,结案标的额 7.1 万亿元。 一、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进平安中 国建设,切实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审结一审刑 事案件 111.6 万件,判处罪犯 152.7 万人,总体呈现下降态势。 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 坏、颠覆、分裂活动,依法严惩颠覆国家政权、煽动分裂国家等 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深化 反奸防谍斗争,依法严惩间谍窃密犯罪。深化反邪教斗争,依法 严惩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等犯罪。 维护防疫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落实依法防控要求,出台司 法政策,惩治涉疫犯罪,化解涉疫矛盾。依法快审快结涉疫犯罪 案件 5474 件 6443 人,对杀害防疫工作人员的马建国等人依法判 处死刑。发布 34 个涉疫典型案例,严惩隐瞒出境史致多人隔离、 诈骗援鄂医护人员、假冒慈善机构骗捐、哄抬物价、造谣传谣等 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维护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社会秩序。 开展涉疫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湖北法院全员下沉抗 疫,为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和疫后重振作出 积极贡献。依法妥善处置国内外各种涉疫滥诉,坚决维护依法防 控秩序,坚决捍卫我国司法主权和国家尊严。审结杀人、抢劫、 爆炸、投毒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 4.7 万件。深入推进禁毒斗争, 审结毒品犯罪案件 6.8 万件。严惩袭警犯罪,维护法治权威。 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判执行任务。专项斗争以来,审结 涉黑涉恶犯罪案件 33053 件 226495 人,结案率 99.4%,重刑率达 34.5%。对孙小果、陈辉民、尚同军、黄鸿发等黑恶势力犯罪组 织头目依法判处死刑,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分子受到法律严惩。坚 持“打财断血”,依法判处财产刑并追缴、没收违法所得,实际 执行到位金额 1373.7 亿元。坚持“打伞破网”,审结公职人员 涉黑涉恶保护伞犯罪案件 2668 件。严把案件质量关,努力让每 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通过三年的专项斗争,社 会治安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 维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审结重大责任事故、重大劳动 安全事故等犯罪案件 2165 件 3384 人,对未取得安全许可证从事 生产经营、发现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予以严惩, 切实维护群众生产安全。出台食品安全司法解释,斩断食品“黑 作坊”生产经营链条,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切实维护舌 尖上的安全,依法保障群众用药安全。针对高空抛物、偷盗窨井 盖等问题,加大惩治力度,推动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群众头顶上、 脚底下的安全。 审结权健传销案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 1.5 万件, 涉及金额 2.9 万亿元,严惩“套路贷”、预付消费诈骗等犯罪, 切实维护群众钱袋子安全。审结醉驾等危险驾驶犯罪案件 28.9 万件,依法惩治恶意强行别车、危险竞速飙车等犯罪行为,切实 维护群众出行安全。 严惩腐败犯罪。配合国家监委完善监察与刑事司法衔接机 制,加大惩治腐败犯罪力度。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 2.2 万 件 2.6 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中管干部的 12 人,对赵正永判处 死缓、终身监禁,对赖小民判处并执行死刑,彰显了党中央惩治 腐败的坚强决心。积极配合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审理追逃 追赃、没收违法所得等案件 316 件,裁定没收“红通人员”姚锦 旗等 164 人违法所得 11.5 亿元和位于多国的不动产,让腐败分 子无处藏身、违法所得无处隐匿。 严惩网络犯罪。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赌博、 网络黑客、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犯罪案件 3.3 万件。依法审理 陈文雄特大跨境电信诈骗、王艾买卖他人社交平台账号等案件, 严惩侵犯公民财产和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对拒不履行网络安全 管理义务、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的,一律依法惩治。严惩一 批网络黑灰产业链犯罪,决不让网络空间成为法外之地。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制定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细化审理程 序,保障诉讼权利,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 公正惩罚。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依法宣告 656 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 384 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坚持实事求 是、有错必纠,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 1818 件, 江西、云南法院分别再审改判张玉环、何学光无罪。审结国家赔 偿案件 1.8 万件,其中司法赔偿案件 4172 件,决定赔偿金额 2.7 亿元,保障赔偿请求人合法权益。对 41.4 万名轻微犯罪被告人 适用非监禁刑,对 1.2 万人免予刑事处罚。会同司法部推进刑事 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指定辩护律师 12.2 万人次。刑事诉讼法 司法解释明确律师可以查阅作为证据使用的讯问录音录像,为律 师依法履职提供充分保障。 二、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依法履职尽责,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 1330.6 万件、行政案件 26.6 万件,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精准服务“六稳”“六保”。充分发挥司法促发展、稳预期、 保民生作用,及时出台审理涉疫民商事、涉外商事海事、执行案 件等 4 个意见,指导各级法院妥善应对疫情引发的诉讼问题。紧 急为 1386 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临时变更财产保全措施,支持扩 产抗疫。青岛法院 4 小时内组织完成听证并裁定解冻资金,使被 起诉的呼吸机企业迅速投产运营。苏州、威海、新乡等法院紧急 准许处于破产阶段的企业恢复生产,确保紧缺医疗物资供应。针 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的履约难问题,依法准确适用不可抗力等规 则,妥善审理相关合同违约、企业债务、房屋租赁等案件 4.3 万 件。北京、上海、贵州、云南、新疆等法院落实惠企惠民政策, 加强府院联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各级法院对 2.5 万家企业暂缓强制执 行措施,在 18.1 万件民商事案件中采取“活封”等措施,为企 业释放资金 1631 亿元、土地 869 万亩、厂房 3271 万平方米,帮 扶 3.6 万家企业复工复产。坚决纠正涉疫就业歧视行为,严禁仅 以劳动者曾感染新冠病毒、来自疫情严重地区为由非法解除劳动 关系,依法支持并规范共享员工、网络零工等灵活就业,让群众 在疫情冲击下就业得到法律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意见,服务新时代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纠正 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 34 件 56 人。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 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合同、司法程序质量等营商环境评估 指标继续保持向好。妥善审理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协议等案件, 促进优化投资兴业软环境。依法妥善审理涉国有企业改革案件, 准确区分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完善国有企业法人 治理结构,为国企深化改革提供保障。坚持各类市场主体一律平 等,严格区分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民营 企业参与兼并重组与恶意侵占国有资产等界限,坚决防止把经济 纠纷认定为刑事犯罪。与全国工商联建立联系机制,畅通民营企 业维权渠道,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保护诚实守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各级法院审理各类合同纠纷案件 886 万件,切实保护诚实守信一 方合法权益,弘扬“言而有信”“有约必践”的契约精神。保护 “货真价实”,严惩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严惩网络欺诈、假 借“以房养老”坑害老年人等违法犯罪。严惩证券市场虚假陈述 行为,该入刑的入刑,当赔偿的赔偿。会同公安部等出台意见, 严惩“碰瓷”违法犯罪,四川法院将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 9 人碰 瓷团伙绳之以法。惩治网络流量造假行为,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 手机应用流量劫持案,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开放司法区块 链平台,支持网络著作权人上传作品、保存证据,预防和惩治网 络抄袭。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惩治虚假诉讼意见,严惩利用 虚假诉讼逃避债务、非法融资、骗补骗保等行为,对通过捏造事 实、伪造证据制造 63 起系列虚假诉讼的某房地产公司顶格处罚 6300 万元。坚持惩戒失信与褒奖诚信并重,建立失信名单分级 分类管理和信用修复、正向激励等机制,鼓励自动履行生效裁判, 全国 197 万人次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 义务。区分失信与经营风险,深圳法院实施个人破产特区法规, 江苏、浙江法院探索个人债务集中清理,为诚信的创业失利者提 供重生机会。运用法治手段治理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让虚假陈 述者付出代价、制假售假者受到惩处、“碰瓷”者落入法网,让 诚实守信者受到激励,促进诚信社会建设。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 46.6 万件,同 比上升 11.7%。出台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等 10 个司法解释和规 范性文件,进

pdf文档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 1 页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 2 页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路人甲 于 2022-08-16 07:09:5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